🖇️

路径解读 (1)

notion image
位于法国朗香(Ronchamp,又译“龙尚”。——编注)的圣母教堂是一座朝圣教堂,它建在山顶的古代太阳神庙、古罗马兵营和先前的天主教小教堂的遗址之上。朗香教堂被誉为现代最伟大的祭祀空间之一。
这座建筑由勒·柯布西耶设计而成,以其在空间上和形式上富有动感的造型与它所处的广袤地景相互呼应,从而将地形元素置于人们注意力的焦点。同时它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极具情感张力的室内空间,一个可以进行私人冥想和精神默祷的场所。我们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望见这座小教堂。朝着它所在的山岗向上走,教堂便缓缓出现在视野中。我们首先看到建筑的南立面。立面西侧被一座坚实的曲线形塔楼牢牢地固定,塔楼内设有一座小礼拜堂。南立面的墙体上方是1.8米厚的巨型曲面屋顶,由深灰色混凝土薄板构成。它悬架在带有深凹孔洞的白色粗面灰泥墙之上,俯视着我们,以压顶之势向我们袭来。支承墙则呈曲面凹陷,仿佛要远离我们,然而又向东延伸并逐渐加高,最后停留在与屋顶的端点对齐的位置。
notion image
①在建筑的东立面,墙面形成了一个凹人式的空间。建筑师在这里设置了室外布道台和祭坛,二者处在巨大屋顶出挑最深部分的遮蔽之下。东、南两侧内凹的庞大墙体与屋顶的最高点交汇在东南角上,在山顶的空地上塑造出了两个分别向南和向东的户外空间。它们吸引我们与之靠近,为身处室外的我们提供了一种庇护感。此外,借由墙面中间退缩、两端向外敞开的弧形曲线,这座建筑又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向远方的山脉和高原。
朗香教堂带给我们的最初印象并不是“你好,请进”,它强有力的造型反而激起了我们在周边的山顶区域进行巡视的欲望。这时我们便能看见四个差异显著的建筑立面,它们分别朝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notion image
②北侧,两座圆弧状造型的礼拜堂塔楼(分别向东和向西)以曲面相对,二者之间形成了一个次入口。这个垂直人口的形式与西立面上从屋顶最低点向外水平伸出的巨大混凝土排水口形成了一种对位关系。回到南面,我们在西端的塔楼边上找到了节庆日使用的主人口。大门内外两侧都饰有珐琅壁画。这是一扇旋转门,推动它,我们穿过大门,进入室内。
notion image
③此时我们发现自己正处在一个类似洞穴的空间里。教堂内部十分幽暗,仅被几束戏剧性的光源照亮。而最令人惊叹的还是头顶上方深灰色的混凝土屋顶。屋顶不是从两边向中心升起,而是从南墙扫向北墙,中间弯曲下垂,其最低点位于西墙,最高点则在东南角上。
notion image
④庞大的屋顶上带有南北向的条纹,这是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木模板留下的印痕。屋顶厚重强大的气场主导了空间中的一切,它横切过支承它的四面造型各异的白色粗面灰泥墙。在北面和西面,强烈的垂直光线从小礼拜堂照射进来,使墙面与屋顶的交接处落入黑暗之中。在东面和南面,沿着整个墙顶出现了一条连续的光带,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出屋顶越过了墙体,一直延伸到室外。用以承托屋顶重量的,是从墙身中升起的混凝土方柱,方柱体量窄小而间距宽大。在明亮光带散发出的漫射光晕之中,方柱的暗影若隐若现、似有似无,以致头顶上方的巨型混凝土表面看上去仿佛悬浮于墙体之上而没有任何支撑。
notion image
⑤我们转身面向东面的祭坛进行观察。左侧,混凝5土布道台从向东的小礼拜堂的开口伸出来;前方的东墙上散落着一些极小的窗口,光线穿过,如同点点星光;右侧,
notion image
⑥巨大厚实呈曲面的南墙上设有大量的矩形窗口,每扇窗口都与内墙表面之间形成了急剧倾斜的四条边线。这面带有复杂窗洞的墙体在上方与屋顶交汇于空间中的最高点,终日享受着从南面射入的阳光,显得格外透亮。墙身这个密实厚重的发光体与上方屋顶那黯淡巨大的重量体形成了一种精确的对位关系。
notion image
⑦一排排用非洲黄金木(iroko)制成的工艺精美的靠背长椅位于礼拜堂的右侧,靠近厚厚的发光的南墙。长椅下方设有架高的木台座,它让我们的双脚在冬天能够远离冰冷的地面。教堂的混凝土地面宽12.8米、长25米,它被光滑的石头连成的细线分割成一个个长方形,顺着下方地表的天然走势缓缓向祭坛的方向倾斜。在铸铁制造的圣餐桌前,地面加高了一层,上面设有石砌的底座,底座支承着混凝土材质的祭坛。位于下陷的混凝土屋顶下方的、不断倾斜的混凝土地面微妙地调动着我们的平衡感。我们看到了巨大的屋顶悬在头顶,却不见任何明显的支承方式。这种视觉上的紧张感通过身体的动觉和触觉的感受而得到了强化。同时,这种移情式的体验也与我们对宗教仪式的体验形成了一种互为补充的呼应关系:当你沿着缓坡向下朝着圣餐桌走去,离祭坛越来越近时,你因谦卑而弯腰俯身;当你转过身来,沿着缓坡向上走回自己的座位时,又因实践了自己的信仰而昂首挺胸,阔步而行。
勒·柯布西耶在陈述该建筑的设计意图时说道:“和谐,只能通过那些极为精确、严谨、协调的东西,通过那些为感觉带来深度愉悦、不为他人所觉察的东西,通过那些让我们情感的锋刃变得锐利的东西而获得。”2如建筑师所言,这座教堂正是根据经典的比例系统加以组织的,其基础是人体的比例和黄金分割率(1.618:1),后者是由古希腊人最早创建的和谐比率。然而,在朗香教堂里,我们并不能真正看到任何可以证实这个比例系统的迹象,因为它已经在建筑的肌理组织中得到了完全的升华。在我们对教堂的体验中,感官得到了全方位的刺激:回荡在空间中的讲话声,巨大的木长椅的触感,在圣坛前行礼时地势对体位和站姿产生的微妙影响,埋藏在墙身内的古代石块(这里指朗香教堂回收利用了基地上原有的4世纪小教堂废墟里的石块,后者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译注)散发出的历史气息,以及通过诸多方式进入空间的带有神秘感的光线。既古老又现代,这个空间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在我们内心制造了深度精神性的和谐共鸣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