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朗斯新馆 2005

创建时间
May 7, 2023 12:45 PM
描述
URL
建筑类型
Tags
妹岛和世/西泽立位
标签
Slug
2089
卢浮宫朗斯新馆是卢浮宫博物馆在巴黎以外召开的一个建筑设计竞赛产生的结果。该计划的驱动力是分散机构,增加博物馆面积约20,000平方米,因此可以永久展示的作品数量也随之增加,并允许公众横向查看收藏品,从而废除传统的地理艺术分类界限。该项目的选址是位于法国北部的加莱海峡省,位于镜头市的一片旧矿区的土地上,今天仍然被矿车使用的铁路轨道穿过。
在漫长的道路的尽头,选择新博物馆的地点是一个大的空地,在城市环境中被树木和绿色环绕。为避免过载项目,并适应场地的轻微起伏,建筑物被分成长条形,略微弯曲的卷,相互连接。通过将其分为五个自治领域,形状相似但曲线和大小不同的自治领域-五个大型建筑和四个较小的建筑物-博物馆在灵活性上获得了优势,使其适应地形和起伏的形式的节奏。
外围被构思为反射金属外皮,包裹着空间,产生扭曲的环境反射,与景观,季节,光线条件甚至观众的位置相一致地变化。内部,白天的光线由屋顶的筛选装置和形成天花板的内部光敏膜控制。
计划引导访问者通过完全用清晰玻璃包裹的门厅进入场所,该门厅在每个方向上都是开放的,并被构思为自由进入的公共空间,还包括图书馆,自助餐厅,接待区和信息台。从那里,通过一个大开口,可以看到较低的水平,从那里访客可以到达不同的教育设施,例如媒体图书馆和会议厅。展览空间则分布在门厅两侧的三个独立体积中,并仅在角落处接触。目标是以不同的阶段展示卢浮宫收藏品,创建一个半永久收藏,每三年更新约500件作品。
——AV
建筑师:SANAA, TokyoKazuyo Sejima + Ryue Nishizawa(妹岛和世+西泽立卫)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 ArchDaily介绍,推荐先阅读后再继续往下看
在这微微泛着光芒的铝质表皮上,梦幻般地反映出了周围的环境,以及由变化的光线所引发的各种情绪,第一眼看去,感觉就像一件融入天空的巨大的地景艺术装置
notion image
这些反光的盒子在过去几个月成了朗斯(法国北部一座不太引人注目的城市)的关注焦点,这里原先是煤矿区,而现在,法国最有名的博物馆将在这里展示其中的一部分杰作。北部加莱海峡地区的最后一批矿井在20世纪80年代关闭,新博物馆成为该区域吸引观光客的一个主要标志。
该区域的五座城市都在竞争这个博物馆项目,而朗斯,一个拥有35000人的小城,因为处于法国高速列车的线路上,可以快捷地连接巴黎、里尔和伦敦,因而获得了这个项目。
notion image
2005年,SANAA建筑师事务所的设计以轻盈俘获了建筑世界,从而赢得了此次国际竞赛。
notion image
该建筑坐落在一个新的公园里,周边是蓝领工人的简单住宅,五个接近矩形、实际有轻微弯曲的体量在以前的煤矿场中一个接一个地一字排开。作为“广场”中心的入口建筑四面都是玻璃,可以从不同方向进入。
平面功能:
  1. 礼堂
  1. 临时展厅
  1. 入口大厅
  1. “时间之廊” 永久展厅
  1. 玻璃展馆
  1. 餐厅
  1. 行政办公区
  1. 入口
  1. 书店
  1. 媒体中心
  1. 自助餐厅
  1. 工作室
  1. 信息中心
  1. 仓库
  1. 培训室
  1. 小礼堂
  1. 员工用房
  1. 艺术品运输通道
  1. 团队接待处
notion image
从这里,访客们可以继续前往两翼的展览建筑,也可以继续去往礼堂或是玻璃展馆。为了实现宽敞流动的空间序列,建筑师把辅助用房、工作坊、仓库和建筑设备置于下层;餐厅和行政区各自占据了公园里一个独立的体量。高大宽敞的68.5m×58.5m的入口大厅是一座由细长钢柱和自由布置的玻璃“泡泡”组成的透明展馆,玻璃“泡泡”里面包含了咖啡厅、书店和博物馆商店。
notion image
一套复杂的隐藏式结构体系成就了这座建筑惊人的纤细与精致。6m高的玻璃立面也似乎将要凭空消失一般:它们所提供的暂时性的空间界定联系了室外和室内。两个内向的展厅从它们局部安装玻璃的屋顶接受采光,烘托出入口大厅的开放特性。
notion image
特别开发的狭窄T形梁紧密地摆放在一起,因此,屋顶看起来似乎也拥有了不同寻常的轻盈之感。虽然跨度有26m,但钢梁比起传统的构件更像是百叶,巧妙地使光线散射开去。
notion image
两个展厅都为艺术品提供了最理想的、适应性强的条件,因为艺术品基于一种轮换系统会定期更换。门厅西侧的临时展厅依照传统方式被划分为独立的房间,而在120m长、无一根立柱的“时间之廊”里,展品按时间顺序排列,包含了大约五千年的艺术史。阳极氧化的铝板在这里也覆盖了室内的墙面,赋予空间一种深度未知的感觉。
notion image
整座建筑西侧终止于礼堂,东侧终止于玻璃展馆,后者的不透明内置家具与访客在入口大厅见过的玻璃泡泡的主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博物馆之旅的结尾,访客可在玻璃展馆观看城市的美景和矿渣堆成的小山丘,从而在艺术品与环境之间创建了一种全新的关系。
屋顶细部构造图解:
  1. 屋顶构造: 立边咬合铝板屋面 125mm保温层 隔汽层;异型金属板 280mm工字钢梁;隔声层 吊顶:1.8mm穿孔金属板
  1. 柱:Ø140/20mm CHS钢,白漆
  1. 楼板边缘盖板:2mm铝板
  1. 遮阳帘
  1. 双层玻璃 面板尺寸:1500/6050mm,10mm钢化玻璃+12mm 空腔+2×8mm层压安全玻璃
  1. 立面柱:40/120mm钢板 2.5mm抛光铝盖板
  1. 镀锌钢格栅
  1. 楼板构造: 130mm磨光强化砂浆层 90mm带供暖管的保温层 250mm钢筋混凝土
 
“时间之廊”展厅细部构造图解:
  1. 固定遮阳装置 50mm格栅 双层玻璃: 10mm钢化玻璃+12mm空腔+ 2×8mm层压安全玻璃
  1. 二级结构: 40/60mm RHS钢框架
  1. 可调节遮阳帘,可以使室内变暗
  1. 200/600~1100mmT形钢梁, 带12mm涂漆腹板
  1. 1500/6050/23mm夹层构件,铝质蜂窝芯材 1.5mm阳极氧化铝板 铝扣钉 140mm保温层 280mm钢筋混凝土
  1. 1500/6050/21mm夹层构件
  1. 150mm磨光强化砂浆层 90mm带供暖管的保温层 240mm钢筋混凝土
notion image
Adrien Gardère工作室为这个3000㎡的“时间之廊”展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展览概念:在开敞空间里有205件艺术品,时间跨度从古埃及的雕像到大约1850年的绘画,它们不是像巴黎的卢浮宫那样分成独立门类来展示,而是按时间顺序,沿着刻在南墙的一条时间线展开排列的。当徜徉在放置在基座上或低矮分隔墙上的艺术品之中时,访客们可以探索不同时代文化的作品之间新的联系。铝板的反射特质以及与雕像、绘画之间令人愉悦的对比愈加突出了空间效果。
玻璃展馆细部构造图解:
  1. 立边咬合铝板屋面 125mm保温层;隔汽层 异型金属板 440-1100mm钢桁架 隔声层 吊顶:1.8mm穿孔金属板
  1. 柱:Ø219mm CHS钢,白漆
  1. 遮阳帘
  1. 玻璃:2×6mm层压安全玻璃
  1. 120/20mm钢板立面柱,2.5mm抛光铝板覆面
  1. 120/30mm钢板立面柱,2.5mm抛光铝板覆面
  1. 双层玻璃: 10mm钢化玻璃+12mm空腔+2×8mm层压安全 玻璃
  1. 镀锌钢格栅
  1. 立面空腔自然通风
  1. 130mm磨光强化砂浆层 90mm带供暖管的保温层 210mm钢筋混凝土

卢浮宫朗斯新馆 Louvre Lens 轻型结构和精致立面解读

Daniel Pfanner+Manfred Grohmann
notion image
作者:Daniel Pfanner+Manfred Grohmann
Daniel Pfanner自2010年以来一直是法兰克福Bollinger+Grohmann工程公司的合伙人,同时也是立面设计方面的负责人。他从2003年至2008年一直受雇于这家公司,并在此期间担任项目经理和执行董事。
Manfred Grohmann与Klaus Bollinger于1983年合作创办了位于达姆施塔特的Bollinger+Grohmann工程公司,后来公司又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成立了分公司。Manfred Grohmann自1995年以来一直在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任教,自1996年开始担任卡塞尔大学结构系的教授。
为了建成全新的卢浮宫朗斯新馆,主办方在2005年举办了一场国际设计竞赛。获奖的日本建筑师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SANAA)也在很早的阶段就开始了与Bollinger+Grohmann工程公司的合作。在法国,需要公共资金捐助的建筑设计竞赛一般会规定:为了参赛,整个设计团队的人员要事先确定,并全部参与到竞赛中来。团队需要完成不同的服务项目,包括建筑物及其结构的设计、景观建筑、照明设计、消防规划、建筑设备规划、展览设计、成本核算、气候规划,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立面设计。
在这种情况下,立面设计师的任务包括提供立面技术的专业指导意见、完成屋顶和立面的结构工程建造。在规划的初期阶段非常显而易见的是,SANAA建筑事务所凭借其非同寻常的设计——低矮的建筑体量和略呈弧形的建筑外围护结构——着重强调了立面细节方面的设计和打造。
设计的呈现也对建筑师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在举办设计竞赛的那一年,法国实施了一项以欧盟指导原则为基础的全新节能规范(2005年散热法规),而且从20世纪90年代起,所有的公共建筑都需要通过可持续认证(HQE——高环境质量)标准。因此,结构工程师和立面设计师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理解建筑师对于精致、非物质化结构的设计理念,并积极参与其中,以便能够使设计理念符合欧洲规范的内容,同时也能够保留设计的特质。
初步设计阶
段建筑物的主要特征在参赛作品刚刚提交之时便已呈现出来:展览空间细长的单层建筑体量围绕一个中央入口大厅设置。由于立面呈现出朦胧的反射效果,展馆与周围的景观因而能够融合在一起。在历时七年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许多潜在的解决方案都先后经过了核查、优化和淘汰。例如,在决定整个设计中玻璃表面百分比的时候发现垂直立面全部采用玻璃并不利于室内的微气候。建筑师开始设计的方案是两座展馆为全玻璃,只有屋顶进行遮阳,由于成本较高以及在气候控制方面存在问题,最终该方案被淘汰。然而,所有经过核查的方案都可以确定一条共同的主线,而这将有助于明确结构工程和立面设计的重点所在:
  • 展厅日光照明理念的贯彻;
  • 垂直玻璃立面和金属立面的衔接;
  • 入口大厅的结构理念。
notion image
▲ 作为建筑群东侧特色的玻璃展馆
为展厅设计的玻璃屋顶
两间直接与门厅相连的展厅容纳了永久展览“时间之廊”以及临时性展览。两间展厅的主要需求是空间(每一个空间宽为25~26m,长为120m)中不包含圆柱,同时能够从天花板(在地板表面上方6m或7m处)得到可控的日光。此外,屋顶的厚度需要维持在最低限度。在该设计中,厚度有两方面的含义:屋顶组件的厚度和最小坡度。使光线和谐扩散的构件由两种要素组成———种是轻型结构,另一种就是光线,而非包含悬吊表面和每个层中都具有不同功能的多层宽大屋顶组件。
在初步设计阶段,建筑师希望在展厅屋顶采用桁架梁结构,它的抗拉构件能够形成精细的索网结构。这样便能够使屋顶具有织物的特质——从而避免人们往高科技方面联想——使它看上去如同漂浮在空气中一样。如果建筑师将屋顶打造为全玻璃表面,在冬季便需要三层玻璃来提供保温作用,在夏季需要室外遮阳结构使屋顶免受阳光的曝晒。为了展示不同的技术选择以及它们各异的视觉特点,我们对其细部和可视化效果进行了开发。通过这种方式便能够快速地确定核心问题。在水平安装三层玻璃的情况中,其中一大难题是缺乏CEKAL认证。2°斜坡(这在法国的个别案例中也构成了一定的限制)屋顶中大多数的构件系统缺少认证是另一个难题。最后,由于预算方面的原因,展厅的全玻璃屋顶方案被淘汰。经过照明系统设计师的论证,使用60%的玻璃将会呈现出最佳的舒适度水平,因而设计师们对这一想法进行了细致研究。
玻璃和玻璃组件的选择是另一项挑战。既然减少了玻璃表面的百分比,便可以用双层玻璃取代三层玻璃了。同时,想要达到可能的最低U值,高性能低辐射的镀膜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样的镀膜对玻璃的光学性质有一定的影响,这与卢浮宫对射入展厅的日光的颜色牢度方面的苛刻要求相矛盾。最终,设计团队和甲方达成了一致,同意颜色的显色指数为95%。这一显色指数可以通过一系列在市面上有售的低辐射镀膜来实现。建筑师的模型、照明设计师的仿真模型以及结构工程师的分析模型都分别研究了光线入射洞口的各种各样的排列方式。设计团队的成员最终选择了90cm宽的条状洞口的规律分布方式。建筑师提出的织物样平面梁只包含一个垂直的网状结构,尽管最初这一点看来无法实现,最后实现的效果却与建筑师的设计极为接近。在经过了数百次的模拟运行之后,结构工程师同意使用55~110cm高的梁。除了网状结构(厚度为10mm)之外,梁还包含了一个最小化的边缘,这些边缘被玻璃的承重面和包裹着玻璃的保温板遮挡了起来。只有引入支撑玻璃板的次要结构,系统才能变得切实可行,这样一来次要结构就成了主要结构,这种方法也能使横梁的上弦杆不发生形变。
notion image
▲ 玻璃展馆中双层立面的底部
然而为了保护艺术品,直射阳光不应该进入展厅空间。此外,空间的遮阳部分和灯火管制空间是分隔开的。设置在建筑室外的遮阳结构由金属格栅制成,格栅的板条按照特定的角度固定,同时它的倾斜角度也便于清洁。玻璃下面安装的电动百叶窗可使空间变暗。设计师用这种方式在高度小于30cm的屋顶组件中设置了一套非常灵活的采光系统。
玻璃和金属立面的连接:
纵观规划的不同阶段,包围门厅以及最东侧展馆的玻璃立面给设计师带来了特殊的挑战。为了节约能源,设计师采用了U值为1.1W/m2K的中空玻璃。实现这一数值需要应用低辐射镀膜,并且玻璃板之间的孔洞需要填满保温气体。在规划阶段,这种要求超出了大多数玻璃制造商的能力。尤其是“饰面”,换句话说,要实现这种规模的玻璃板的加热预张拉、层压和镀膜是非常困难的。当时不成文的法律要求玻璃的较长边不能超过6m,这一条例在建造时仍然有效,这是由于对玻璃进行预张拉的窑、生产层压安全玻璃的热压罐、镀膜(无论软硬)均有尺寸上的限制,也与自动生产过程有关。
尽管如此,在与玻璃行业密切合作的过程中,我们最终也向甲方提出了一系列能够在欧洲生产的选择方案。然而,为了确保不同的制造商之间能够保持彼此竞争的关系,避免依赖单一的制造商,就在投标结束之前,设计团队决定将最长尺寸减为6m。今天,生产长度达8m的玻璃构件也不存在任何问题——这个事实表明在近五年的时间里,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建筑师最初为立面构想了玻璃翅片——中心距为1.5m。但在已完成的项目中,采用的是覆盖抛光铝皮的钢柱。它们的优点在于:生产成本较低,而且更重要的是厚度非常小。它们的厚度为150mm,仅为玻璃翅片的一半。SANAA建筑事务所对于铝质立面结构及其模糊的反射表面有着非常特殊的期待,然而这些期待无法通过使用标准产品来实现。设计师与制造商合作,在对铝板进行阳极氧化处理的过程中,对不同的阳极氧化层厚度做了许多实验。结果表明,预期的效果在大型面板中也可以实现。为生产出大量的大型面板而不超出预算范围,制造过程必须满足特定的需求。出于对这个原因的考虑,立面的具体设计需要制造全尺寸的原型。
入口大厅的结构工程
在入口大厅的第一版设计草图中,建筑师将其设计成全玻璃式的建筑体量,并从概念上减少体量,只留下最关键的部分:支撑着超平玻璃屋顶的直径为150mm的圆柱。屋顶将立面的玻璃表面固定住。为了保持屋顶的平坦,需要利用真空辅助的系统进行排水:管道敷设在细长圆柱的内部。在设计开发阶段,建筑师寻找到了应对这种极端规定的解决方案。
为满足节能、气候控制以及预算方面的需求,建筑师最终对屋顶做出了改变,在设计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包含少部分天窗的保温悬吊结构。这一设计促成了相对简单的钢网格结构,同时也使得在屋顶组件内部安装排水沟和管道成为可能。然而这并没有解决4000㎡大厅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没有可以起到加固作用的横墙,也没有其他的垂直构件能够承担和传递水平方向上的荷载。很明显,细长的柱子并不适合本项目。
notion image
▲ 入口大厅一景
最终,唯一能够连接的构件便是邻近的展馆。屋顶结构与展馆之间洞口上部用钢筋混凝土墙体相连。因此,整个入口大厅在水平方向上就仅仅固定在这两个位置上——这就使得在所有可能受到风荷载和温度荷载影响的地方对可能存在的形变条件进行仔细检查变得非常有必要。最有趣的是包含细长支撑结构的6m高玻璃镶板与屋顶的悬挑边缘的连接。该项目的特殊挑战在于需要找到实现SANAA极简主义建筑理念的方式,这种建筑包含了一种隐形的结构理念,同时构件的尺寸要尽可能最小化,以强调建筑的轻盈感。
notion image
▲ 穿过屋顶梁的剖面图
notion image
▲ 展厅透明屋顶T形梁的安装
notion image
▲ 屋顶梁与钢筋混凝土墙的连接
notion image
▲“时间之廊”展厅
notion image
▲ 安装玻璃之前的展厅屋顶结构: 主要结构和次要结构
notion image
▲ 玻璃入口大厅和展厅铝质立面一景
notion image
▲ 从入口大厅欣赏展厅立面上微微反光的铝质面板
notion image
▲ 带天窗的入口大厅
notion image
▲ 入口大厅屋顶结构平面图
notion image
▲ 入口大厅屋顶梁和柱的效果图
▲ 拓展文章推荐阅读
▲ 拓展文章推荐阅读